[字体 ] [打印]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他山之石
2011年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评审论证会召开
来源:福建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时间:2011年9月28日
     
    
  9月27日下午,2011年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评审论证会在西安召开。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徐春华、省财政厅副厅长王范儒及省科技厅在家的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奚正平主持。
  朱静芝指出:“十一五”是我省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经济总量跃上万亿元台阶,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前移,地方财政收入排第18位。“十一五”期间,我们大力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共实施项目494项,省级财政资助7.4亿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150亿元,产生了一批富有成效的创新成果,有力推动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
  朱静芝强调:陕西是传统的科教大省,全省拥有科研机构885家、专业技术人员113万人;普通高等学校78所,其中“985工程”高校3所,“211工程”高校8所,在校大学生120万人。省委、省政府向来高度重视科教工作。近年来,更是致力于推动陕西由科教大省向科教强省转变。今年,按照国务院为关中—天水经济区赋予的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统筹科技资源改革 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的决定》,采取措施,以西安为重点,以应用为目的,有效整合中央和地方、军工与民用的科技资源,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力图解决条块分割等因素形成的科技资源分散、分离、分隔的状况,将关中地区率先建成全国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示范区和创新型区域。本次启动实施的科技统筹创新工程,是上一轮“13115”科技创新工程内涵与外延上的升级和扩展,是统筹关天科技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新时期全省科技工作的主线和“重中之重”,包括:“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后补助三个重大科技专项。从今年起,我省将每年增加一个亿投入,整个“十二五”期间至少投入25亿元。
  朱静芝要求:这次上会评审的项目都是针对我省资源主导型产业领域关键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产品研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而组织的重点项目,事关调整全省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局,政府投入大、社会期望高。请各位专家按照既定标准帮我们号脉把关,严格评审,优中选优。省科技厅作为科技统筹创新工程的日常组织和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提高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项目承担单位和社会监督,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实施科技统筹创新工程的重大意义,宣传支持科技资源统筹改革、自主创新和工程实施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企业、高校、院所的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投身科技统筹创新工程。省财政厅要统筹安排好经费预算,确保科技统筹创新工程的经费支持足额、按时拨付。发改、工商、税务等部门和金融机构,也要制定具体措施,作好相关工作和配套政策的落实。
  奚正平最后指出:这次参加评审的是两个方面的重大项目。一是面向我省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攻关,共11个重大项目,46个子课题,通过向社会公开征集,共有近百家单位参与其中。二是围绕各设区市区域经济和支柱产业发展组织的重大科技项目,共11个地方重大项目。我们想请在座的专家分三个方面进行评审:一是对4个重大项目进行技术评审;二是对面向设区市组织的11个地方重大项目的技术评审;三是对前期已经通过技术评审的7个重大项目进行资金预算评审。专家们的评审,不仅关系到项目能不能上,更关系到能否真正发挥我省科技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职称和引领作用。他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和工作人员能够以对陕西科技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避免一切干扰,尽职尽责完成评审工作,做到公证评审。
  应邀参加评审论证会的50多位省内外专家,委、厅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福建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福州市北环西路108号科技大厦
电话:0591-87883596 传真:0591-87883592 技术支持:0591-87882027
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x768象素   闽ICP备110009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