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南京市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3.1%左右,远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也已经超过全省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2.8%的定量指标。
从“十一五”至今,科教人才资源丰富的南京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就一直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根据今年初发布的《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全省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定量指标为2.8%,全国到2020年的目标是2.5%,而南京市在2006年这一指标就超过2.5%,2009年就已达到了2.85%。目前,全市拥有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06家,R&D活动相对密集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R&D活动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入强度,反映其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反映全社会科技投入和创新情况,是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标志,具有较强的国际、国内可比性。
来源:南京市科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