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竞争,就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广东省科技人才服务中心一直围绕实施人才强省、建设幸福广东战略,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服务为工作重点。目前已完成涵盖广东省各行业和各专业学科的顶级专家的“广东省高级专家库”,同时初步建成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和省科技人才创新网络联盟。以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涉及广东区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战略产业的技术创新领域的企业为服务重点,通过帮助企业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及领军人才,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引进国际创新科研团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人才中心在与顺德一家新能源汽车电池公司的业务合作中,了解到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急切需求。在明确了企业的具体要求后,以“省高级人才数据库”为基础,通过相关渠道,为企业引进国际一流创新科研团队,该创新团队带头人是掌握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核心关键技术的日本知名电池专家,团队其他四名核心成员均是国际一流大学博士或博士后,在国内外著名锂电公司担任专家,有丰富电池领域研究经验。目前该创新科研团队已经进驻企业,协助企业组建研究院,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新能源汽车电池高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研究及产业化工作。该项目实施五年,项目完成后将在国内率先攻克行业关键技术问题,降低生产和材料成本,预计为企业带来4个亿的利润。该企业老总动情地说:“企业要发展、要创新,必须拥有一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现在企业从海外‘脑矿”中挖掘到金刚钻,我心里更踏实了。”
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推动人才和成果“双转移”
2007年省部院产学研合作率先启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经过几年的实践,企业科技特派员成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模式、好机制,深受企业、高校欢迎。几年来,人才中心服务于企业科技特派员相关专项工作,承担企业科技特派员信息系统的开发、升级、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举办企业科技特派员任前培训及座谈会、交流会,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评估考核机制。目前,已有273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5291名专家教授,入驻到2822家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他们活跃在广东各地企业,为企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培养专业人才,提升企业的技术竞争力;也使大量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转化成产品、生产线和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家宽教授是优秀科技特派员的代表之一。2010年杨教授被派驻到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一直积极投身加强校企双方深入合作,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作中,先后发起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污泥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参与建设了“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完成了黄金尾矿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开曼铝业拜耳法赤泥综合利用项目、铝工业工艺废渣综合开发与资源化技术研究等项目,这些项目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服务专业镇转型升级,引导大学生走向专业镇
“镇里企业难招人啊!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听到来镇里面个个都不愿意了,而且人才来了也留不住啊!很多镇都存在我们这种问题。”这是人才中心在开平市水口镇举办培训时听到当地科技主管领导的感叹。作为广东省发展的重要支柱,专业镇数量已占全省镇建制总数的两成多,其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近三成。这种现象是令人费解的,同时也是令人担忧的。
为什么大学生不愿意去专业镇?怎样才能留住科技人才?带着这两个问题,人才中心组织力量积极调研。结果表明,一方面,专业镇科技型企业十分渴求科技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并不如想象的乐观。大学生就业难,却不肯去专业镇,主要还是主观因素。在大学生的传统观念里,镇、街道都是乡下地方,工作和生活环境比较恶劣。在找准原因之后,人才中心探寻两者良性对接的新形式,主动对接高校管理部门,积极筹备广东高校毕业生服务科技型企业联合行动,同时向科技厅汇报工作思路,此项工作马上得到科技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2011年12月10日,由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教育厅联合组织的“毕业生赴专业镇参观座谈“活动打响了联合行动的第一炮。来自广东33所高校的200多名毕业生走进佛山市顺德区容桂镇,访问了容桂镇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中科院广州技术转移中心顺德基地及格兰仕等代表性企业,用人单位与大学毕业生面对面交流,让高校毕业生实地感受专业镇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了解基层企业用人需求。“没想到专业镇发展得这么好……”、“在这边工作专业对口,待遇也不错……”、“我会认真考虑考虑在这边工作……”这是走访容桂镇的高校大学生发出的由衷感叹。
在参观座谈活动之后,12月16日“2012届高校毕业生服务科技型企业供需见面会”在广东工业大学如期举办,为专业镇企业与高校毕业生搭建了一个双向选择的平台。此次见面会共设200多个企业展位,提供7000多个职位,吸引了来自全省40多所高校的数千名毕业生入场求职。
通过此次联合行动,转变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对专业镇的认识,引导更多高校优秀毕业生走向基层和科技创新主战场,为企业引进一个优化的人才梯队,解决专业镇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人才瓶颈问题,提升专业镇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围绕联合行动,人才中心继续跟进企业反馈效果和后续需求,围绕“一镇一校”政策,加快“广东专业技术人才派遣中心”建设,满足企业对科技人才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
关注新生代产业工人 开发圆梦计划网络平台
为帮助新生代产业工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成长成才,团省委联合省科技厅、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相关单位启动了“圆梦100”新生代产业工人骨干培养发展计划。为配合圆梦计划的顺利开展,人才中心承担了开发建设“新生代产业工人圆梦计划”综合性网络服务平台项目。
人才中心在建设网络平台的同时,充分利用人才中心的人才服务平台,为新生代产业工人提供更多贴心服务。一方面,人才中心积极联系各行专家资源,为开展各种专家培训、讲座,举办“专家—新生代产业工人”面对面交流活动等;另一方面,以新生代产业工人的成长为关注点,为新生代产业工人提供职业规划等相关人才服务。
来源: 摘自科技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