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 [打印]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他山之石
区域创新方法工作的样本
来源:福建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时间:2013年4月7日
     
    

    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和应用怎样才能更有效?在“创新与转型——2012创新方法高层论坛”上,这一问题成为区域创新发展分论坛与会领导、专家讨论的热点。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创新方法研究会秘书长周元告诉记者,从2007年到2012年,创新方法的区域推广应用从零开始扩展到了27个省(区、市)。“我们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在创新方法工作推广应用比较好的地方,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工作进步也最大,成效最明显。新疆、广东和河北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分析研究他们在推广创新方法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对于在区域层面和企业层面推广创新方法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可谓一箭双雕。”周元说。

    新疆:突出创新方法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疆地域广阔,企业分散并且参差不齐。如果要完全突出创新方法工作的广泛性,这个‘广’可是非同寻常。” 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新疆创新方法协会会长约尔古丽·加帕尔说:“我们在探索创新方法的新疆之路,其关键在于重视创新方法工作的广泛性,同时更要突出强调它的重点性。”

    新疆是我国资源型省区,化石能源、新能源在国内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面向优势资源转化的科技创新,提高新疆自主创新能力,一直是新疆科技工作的核心和科技事业发展的主线。因此,石油石化行业、煤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等五大支柱产业的创新能力建设就成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重中之重。

    几年来,新疆创新方法的应用解决了企业的技术难题238项,形成创新方案1551个,申报专利83项,其中发明专利是12项,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达数千万元以上。

    广东: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双管齐下

    “创新方法是个新东西,要让它能够持续地推广,首先要有懂得创新方法的人。”在广东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巡视员张明看来,培养创新师资力量,建设创新方法团队是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最核心的工作之一。而要形成持续壮大的创新方法人才队伍就离不开支撑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多部门的协同推动。

    目前,广东已经初步形成了“体系支撑、试点引领、团队建设、方法融合”的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模式,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广东省共培养创新工程师115名,帮助试点企业应用创新方法解决实际技术难题113项,获授权专利103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3亿元。

    “广东省有5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要让这些企业都能真正掌握创新方法,这项工作任重道远。”张明认为,从大学教育入手,让老师愿意掌握创新方法,教学生学会运用创新方法。学生进入企业,创新方法就会生根开花。如果国家针对创新工程师和创新培训师认证出台鼓励政策,将从根本上解决创新方法发展中面临的人才短缺的问题,从而极大推进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的持续开展。

    河北:创新方法从“一二三四五”入手

    2012年3月19日,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创新方法培训班正式开课,来自邯郸冀南新区先进制造业的36家企业和2家地方高校的学员参加了培训。从那天开始,这样的培训班在河北省几乎就没有中断过。

    集中的培训为企业迅速培养和补充了急需的创新人才。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6月,接受深入系统培训的工程技术人员达400多名,参加创新方法培训的企业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9项,解决技术难题394项。

    围绕创新方法培训工作,河北形成了“一二三四五”的创新方法工作模式。“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组织体系;“二”是高水平的创新方法理论研究师资团队和真抓实干的推广应用团队;“三”是三种深度培训组织模式;“四”是注重四方参与主体积极性的发挥;“五”是包括创新方法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方法基地建设、知识产权和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在内的五类成果产出并重。

    “这些地区的创新方法工作之所以能够快速推广,在短时间内取得突出成绩,关键在于他们能够从区域特色出发,结合科技中心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刘燕华对记者说,“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组成,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对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把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工作作为区域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区域科技体制改革的样本。”(记者 张晶)

    《科技日报》(2013-04-07 二版)



福建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版权所有  地址:福州市北环西路108号科技大厦
电话:0591-87883596 传真:0591-87883592 技术支持:0591-87882027
本站最佳分辨率1024x768象素   闽ICP备11000919号